第369章 狗贩子不死母星难安(2 / 2)

工业狂魔 好多牛 5348 字 2023-06-02

「你活着不累吗?」

「习惯就好,总比吃屎强。」

「……」

闲聊中。

全地形履带车抵达「喜马拉

雅·避难所」。

之前在空中俯视,波澜壮阔的工地就已经令人震撼莫名。

现如今置身其中,又令人仿佛来到巨人国度。

臂长百米的山脉挖矿机、遮天蔽日的超大型凿岩机、奔流不息的传送带和悬挂式矿车,加上随处可见的电厂模块、战车工厂……

「怕不是再过几年,真就复现了「母星去流浪的场景」。」

徐飞思索着,快步走向迎接自己和兰董的朱老爷子。

喜马拉雅项目已经开工近一年,前期由老徐处理,后来交给了赵卫国,再后来因各种矛盾,又交给了铁血总经理。

目前这里相对比较稳定,不会再出现因为一些不经意的小动作,就触犯某些人的信仰,导致喊打喊杀。

「现在这边拥有226万劳力,31万技术人员,十几个科类的研究所,包括科学院、工程院……如果按照当前速度搞下去,预计明年中旬,完成一期建设。当然,这个一期项目,是调整方案,化整为零,在其它地方也建造避难所的一期。」

会议室内,朱老爷子借助PPT,向众人演示了工程进度,「如果不出意外,04年之前,应该可以完成2期,05年左右,开启试点,但现在微生物军团已经出现,我们进度还是有点慢,如果它们大规模来袭,我们的力量又过于分散,不利于防守,我认为,应该按照原计划展开。」

徐飞安慰道:「原计划的工程量,委实有点大,并且洪水冰封的灾难过后,我们还要研究行星发动机,建造行星发动机,如果不分散开,到时候再分散到各地搞建设,受恶劣环境影响,行动将会更加困难,不如提前几十年,完成行星发动机的基础建设,等有了核心装置,咱们就可以直接安装。」

「姑且算是最稳妥方案。」

「微生物无需过于担忧,因为每一个物种都需要符合自身的生存环境,母星气候多变,当这些微生物好不容易适应了当前,忽然洪水来袭,全球冰封,如果它们可以活下来,简直就是奇迹,并且,我们的科技在跳跃式前进,它们却需要偷偷摸摸,只要我们超越它们,或许有一天可以用某种手段,利用它们增强自身。」

「也就你敢想。」

「犹如癌症,如果人类可以控制癌细胞,我们早就凭借自身飞出宇宙……当然,如果真是那样,我们需要摄取更多能量,长久下去,也不是什么好事。」

徐飞说完,换个话题,「喜马拉雅一期项目是能源供应,但传统能源无法帮助我们度过洪水和冰封,开采氦3依旧是原计划中的最重要环节。」

朱老爷子点点头,「徳北的登月项目已经成功,什么时候可以把氦3运回来?」

「出了点小问题,智能机器人失去控制,类似跑进以色国大闹天宫的那个。」

「被微生物控制了?」

「不清楚,徳北计划5月份再次登月,但那是徳北,我们这边也要进行登月项目。」

「靠别人,不如靠自己,回头我会督促航天工业,加大这方面研究,争取3月份实现载人航天,先进入太空再说。」

「老爷子,我刚刚也说了,科技在跳跃式前进,现在母星危在旦夕,我们有必要放弃一些传统的做法,尝试一些冒险却又有效的实验。」

「你有什么打算?」

「之前我跟副董商量过,决定在喜马拉雅投资「航空工业」,这个航空,偏向航天,有点另类。」

徐飞来到小黑板前,拿粉笔画出母星,「前段时间,由我主导的铁皮实验室,借助新型材料,研究出一种全新的轨道技术。」

「该技术与「增程式轨道车」类似,又有点像「光能轨道车」,也就是在母星50公里

,约5万米高空,建造一座雷达,进而再向上延伸5万米,接着建造一座雷达,继续向上延伸5万米……」

(基地核心和雷达模块的覆盖范围是50公里,只要在覆盖范围内,自家就可以使用基地科技。)

朱老爷子微微皱眉,「5万米高空,既不是近地轨道,也无法让基洛夫飞上去,我们如何建造雷达站?」

「用钢铁支撑,犹如打造一座梯子,但它是四根柱子形状,然后把维和轰炸机改造成四方形,并将四个角分别固定在柱子上。

搞定这些,给维和轰炸机的腹部或尾部,安装一个石墨X球,再在地表设计激光炮,利用「光能轨道技术」,让维和轰炸机沿着四根柱子构成的轨道,飞向天空,等达到5万米,换轨,再启动5万米高空的激光炮,继续让维和轰炸机向上飞。」

「你的意思是,用四根五万米长的金属柱子,支撑一座雷达站和激光炮?」

「应该是20根,因为近地轨道需要达到200公里,而我们每5公里就要切换一次轨道,大概等于:200公里/5公里,X4根,总计需要160根。

但从A轨道切换到B轨道,我们还可以再切换回A轨道,所以,其实两个轨道,8根柱子就可以了。但为了结构稳定,设置20根比较稳妥,也可以留出一些轨道,作为备用。」

「有相关材料?」

「磷青铜系列足够了,如果不放心,还可以加入石墨X。」

「到了外太空呢?」

「先打造空间站,北美和冰熊都有自己的空间站,我们不能没有。等建好空间站,连接地表,月球那边也按照这种结构,从月表延伸出轨道,再在月球外太空建造空间站。

然后两个空间站对接,今后我们前往月球,每天都会出现窗口期,也就每天都可以发射「维和轰炸机」,甚至可以铺设更多铁柱子,增加更多轨道,用于运输氦3」

「这将会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投资项目。」

「无碍,我有钱,只要上级愿意贷款,咱今天就立项,具体股份占比,咱可以按照技术、出资等因素,公平合理的分配。」

「这事我无法决定,你应该找副董。」

「好吧。」

徐飞拿出通讯器,拨打一串号码,「歪?领导,我有个超级盈利的项目,您打算投吗?」

「没钱。」

「您可以分期贷款,我给您按日息万三,不收手续费。」

「哦?什么项目?」

「给珠峰装电梯。」

「……」